|
 |
统计学(第三版) |
|
开本: 16K |
标准书号: 978-7-03-064352-0 |
字数(千): 300 |
页数: 316 |
出版日期: 2020-4-10 |
发行号: C-1100.0301 |
装帧: 平装 |
点击热度: 4041 |
|
最新印刷日期: |
|
|
编辑推荐 |
........................................................................................................................................... |
|
|
|
|
获奖情况 |
........................................................................................................................................... |
|
|
|
|
图书介绍 |
........................................................................................................................................... |
|
本书主要介绍统计数据搜集、整理、分析的方法,通过大量例题的讲解,使学生更加容易、便捷地学习统计学知识,并能收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本书可作为经济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教材,可根据学时对部分内容进行删减,也可作为管理类和财经类专业的选修课教材。此外,还可作为广大统计工作者和爱好者的入门教材和参考书。
|
|
|
前言 |
........................................................................................................................................... |
|
本书自2004年9月出版以来,因为质量较高,很好地满足了教学需求,在教学中反映较好,所以第二版入选了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第二版于2009年8月出版,距今已有10多年,书中有些数据、案例和课后习题与时代产生了一定的脱节,因此,我们进行了第三版的修订。
第三版的修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对书中数据的时效性进行了修订,二是增加了某些章节的习题,三是增加了每章利用SPSS和Excel进行数据分析方面的实训习题。
本书修订分工如下:张德存设计修订框架,并修订了第1章、第4章~第11章及附录,李雪梅修订了第2章和第3章,全书最后由张德存总纂统稿。本书在修订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统计学文献资料,在此对其作者表示深深的感谢。
多年来本书能够顺利地出版,离不开科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使用本书的过程中,不少兄弟院校也对该书的修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我们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加上编者水平有限,本书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恳请专家、读者不吝赐教。
编 者
2019年7月
|
|
|
图书目录 |
........................................................................................................................................... |
|
第1章 导论 1
1.1 统计实践和统计学 1
1.1.1 统计实践历史的追溯 1
1.1.2 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 1
1.2 统计与统计学 5
1.2.1 统计与统计学的含义 5
1.2.2 统计规律性与统计方法 8
1.2.3 统计学的分科 10
1.2.4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12
1.2.5 统计学的性质 13
1.3 统计学的基本范畴 13
1.3.1 统计总体、总体单位与样本 13
1.3.2 单位标志和单位标志表现 15
1.3.3 统计指标与统计指标体系 15
1.4 统计学的方法 17
1.4.1 大数定律的方法论意义 17
1.4.2 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 17
习题 19
第2章 统计数据的收集 22
2.1 统计数据的类型 22
2.2 统计数据收集的组织形式 25
2.2.1 普查 25
2.2.2 抽样调查 26
2.2.3 统计报表 29
2.3 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 30
2.3.1 观察调查法 30
2.3.2 询问调查法 31
2.3.3 实验调查法 32
2.4 统计数据收集方案设计与问卷设计 33
2.4.1 统计数据收集方案设计 33
2.4.2 调查问卷及其设计 35
2.5 数据质量 41
2.5.1 调查误差 41
2.5.2 数据质量的检查 42
习题 42
第3章 统计数据描述 44
3.1 统计数据的预处理 44
3.1.1 数据的审核 45
3.1.2 数据的筛选 45
3.1.3 数据的排序 45
3.2 品质数据的描述 46
3.2.1 频数分布 46
3.2.2 相对数频数分布和百分数频数分布 47
3.2.3 条形图和饼图 47
3.3 定量数据的描述 48
3.3.1 定量数据频数分布的编制 49
3.3.2 累积分布 51
3.3.3 描述定量数据分布的图示 52
3.3.4 双变量的二元分布 58
3.4 定量数据描述的数值方法 59
3.4.1 集中趋势的度量 59
3.4.2 离散程度的度量 67
3.4.3 偏态和峰度的度量 74
习题 76
第4章 概率分布 81
4.1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81
4.1.1 随机事件和随机变量 81
4.1.2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82
4.1.3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83
4.1.4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85
4.2 抽样分布 88
4.2.1 样本平均数的抽样分布 88
4.2.2 样本比例的抽样分布 91
4.3 正态分布 92
4.3.1 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 92
4.3.2 正态分布函数及其标准化 93
4.4 几个重要的概率分布 94
4.4.1 分布 94
4.4.2 t分布 96
4.4.3 F分布 97
习题 99
第5章 参数估计 101
5.1 参数估计的概念 101
5.1.1 参数估计的定义及特点 101
5.1.2 参数估计的基本概念 101
5.2 参数估计基本方法 104
5.2.1 点估计 104
5.2.2 区间估计 108
5.3 总体均值和总体比例的区间估计 109
5.3.1 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 109
5.3.2 总体比例的区间估计 112
5.3.3 样本容量的确定 112
5.4 两个总体均值和两个总体比例之差的置信区间估计 114
5.4.1 两个总体均值之差的区间估计 114
5.4.2 两个总体比例之差的区间估计 116
习题 117
第6章 假设检验 121
6.1 假设检验的一般问题 121
6.1.1 假设检验的概念 121
6.1.2 假设检验中的小概率原理 122
6.1.3 假设检验的步骤 122
6.1.4 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 124
6.2 一个正态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 125
6.2.1 总体方差已知的均值检验 125
6.2.2 总体方差未知的均值检验 126
6.2.3 总体比例的假设检验 127
6.3 两个正态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 128
6.3.1 两个总体均值之差的假设检验 128
6.3.2 两个总体比例之差的假设检验 130
6.4 假设检验中的其他问题 131
6.4.1 假设检验与区间估计的关系 131
6.4.2 假设检验中的P值 132
习题 133
第7章 非参数检验 135
7.1 非参数检验的含义与特点 135
7.1.1 非参数检验的含义 135
7.1.2 非参数检验的特点 135
7.2 单样本非参数检验 136
7.2.1 检验法 136
7.2.2 KS检验法 140
7.2.3 符号检验法 142
7.2.4 游程检验法 144
7.3 两样本非参数检验 146
7.3.1 列联表及 独立性检验 146
7.3.2 两样本的KS检验 148
7.3.3 符号检验法 149
7.3.4 MannWhitneyWilcoxon检验法 150
7.4 秩相关分析 153
7.4.1 Spearman 秩相关检验 153
7.4.2 Kendall秩相关检验 157
习题 159
第8章 方差分析 164
8.1 单因素方差分析 164
8.1.1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 164
8.1.2 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步骤 165
8.1.3 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其他问题 169
8.2 无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170
8.2.1 双因素方差分析的数据结构 170
8.2.2 假设检验 171
8.2.3 应用实例 172
8.3 有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174
8.3.1 有交互作用双因素方差分析的数据结构 174
8.3.2 假设检验 175
8.3.3 实例分析 176
习题 177
第9章 相关与回归 179
9.1 相关与回归概述 179
9.1.1 变量相关的概念 179
9.1.2 相关关系的分类 180
9.1.3 相关分析的意义 181
9.1.4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主要内容 182
9.2 相关关系的测度 182
9.3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187
9.3.1 回归分析的概念 187
9.3.2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187
9.3.3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拟合优度的评价 191
9.3.4 回归方程的估计、预测和应用 195
9.4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197
9.4.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确定 198
9.4.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判定系数和估计标准误差 199
9.4.3 多元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检验 200
9.4.4 多元回归中的相关分析 201
9.4.5 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进行估计和预测 203
9.4.6 实例分析 203
9.5 曲线回归 204
9.5.1 曲线回归分析概述 204
9.5.2 能直线化的曲线函数类型 205
习题 210
第10章 时间序列分析 215
10.1 时间序列概述 215
10.1.1 时间序列的概念 215
10.1.2 时间序列的种类 216
10.1.3 编制时间序列的原则 216
10.2 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指标 217
10.2.1 发展水平与平均发展水平 217
10.2.2 增减量与平均增减量 221
10.3 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指标 221
10.3.1 发展速度 221
10.3.2 增减速度 222
10.3.3 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减速度 223
10.3.4 计算和运用速度指标应该注意的问题 225
10.4 时间序列的分解 226
10.4.1 长期趋势预测 227
10.4.2 季节变动分析 230
10.4.3 循环变动分析 235
习题 237
第11章 统计指数 241
11.1 指数概述 241
11.1.1 指数的概念 241
11.1.2 指数的作用 241
11.1.3 指数的分类 242
11.2 综合指数 243
11.2.1 综合指数的编制原理 243
11.2.2 综合指数的形式 244
11.3 平均指数 246
11.3.1 平均指数的编制原理 246
11.3.2 平均指数的主要形式 246
11.3.3 指数体系与指数因素分析 250
11.4 指数数列 256
11.4.1 指数数列的意义 256
11.4.2 指数数列的种类 256
11.4.3 特殊运用的不变权数 257
11.5 常用的经济指数 257
11.5.1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257
11.5.2 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 259
11.5.3 工业生产指数 259
11.5.4 股票价格指数 260
习题 261
参考文献 266
附录 267
|
|
|